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校园,艺术设计学院的迎新现场已充满活力。9月6日,2025级新生带着憧憬踏入校园,学院全体师生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细致的服务,将创意与温暖融入每一个迎新环节,让报到现场成为新生对大学的第一份美好记忆。



一、前期筹备:把细节藏进“设计感”里。
迎新工作的顺利开展,始于提前一周的精心筹备。学院师生从“实用性”与“艺术感”双维度出发,将设计思维贯穿始终:
现场布置:迎新点以学院特色的融入手绘插画、专业元素,连指示牌都采用不规则剪裁,处处透着“艺设味”;同时划分出身份核验区、材料提交区、咨询区、休息区,避免新生迷路。 物资准备:除了校园卡、手册等必备物资,志愿者提前将新生礼包分装完毕——礼包内不仅有学生手册、定制头像,还贴心附上“校园生活手绘地图”,用漫画形式标注食堂、超市、专业教室的位置,让新生快速熟悉校园。
人员分工:成立“迎新志愿服务队”,分为引导组、登记组、行李搬运组、咨询组,每组提前进行培训,明确职责:引导组负责在校门口、路口接新生;登记组提前熟悉流程,确保信息核验高效;搬运组主动帮新生搬行李箱;咨询组由专业老师和学长组成,随时解答专业疑问。
二、现场服务:把温暖落在“行动里”。
迎新现场始终忙碌而有序,每一个场景都藏着师生的用心:
校门口:第一声“欢迎”很暖心。学院志愿者穿着定制志愿服,举着“艺术设计学院”引导牌,在校门口主动迎接新生。
报到点:高效服务不慌乱。登记组志愿者提前将新生信息按专业分类,新生出示录取通知书后,1分钟内完成身份核验;材料提交区志愿者耐心检查复印件是否齐全,若有遗漏(如未带证件照),会贴心告知“校外就有照相馆,步行5分钟就能到”;行李暂存区专人看管,让新生能安心办理手续,不用分心照看行李。
宿舍区:把“家的感觉”送到门口。学院安排“宿舍引导志愿者”,一对一陪新生前往宿舍。走到宿舍楼下,志愿者会帮忙搬行李箱上楼,还会主动讲解:“宿舍楼下的洗衣机怎么用,每层楼的公共卫生间在哪,晚上11点会熄灯,记得提前收拾哦~”遇到新生对宿舍布置有疑问,志愿者还会分享“宿舍收纳小技巧”,比如用挂架节省空间、用贴纸装饰书桌,让新生快速适应宿舍生活。
打卡区:将美好定格 。“艺设初见”打卡区:报到点旁设置专属拍照区,背景板留出空白区域,新生可拿起马克笔,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或画小图案,留下“入学第一笔”;志愿者还会用拍立得为新生拍摄合影,记录下人生美好时刻。





三、一线护航:把关怀放进“细节里”。
报到当天,校领导来到新生报到现场,查看报到流程,亲切慰问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强调要继续保持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顺利入学,并与新生及家长进行交流,鼓励新生们尽快适应新生活,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学习,成长成才。同时,也向家长们承诺,将全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家长们放心。


同时,走访新生宿舍是迎新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学院领导老师们深入宿舍,为新生们带去了暖心问侯和殷殷期盼,让2025级新生充分感受到我院领导老师对同学们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增强了新生们对艺术设计学院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从前期筹备的细致,到现场服务的温暖,再到特色环节的创意,艺术设计学院用一场充满“艺设温度”的迎新,为新生开启了大学旅程的第一扇门。未来,学院将继续以专业为基、以创意为翼,陪伴新生在设计的世界里大胆探索,让每一份热爱都能在这里绽放光芒!
撰稿:孙一菁
责编:刘蓉蓉
审编:王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