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多元融合,焕非遗之彩” 美育基层社会实践项目——“岁时奇物志—24节气非遗创变营·小满”主题课程活动在城建花园社区内精彩上演,志愿者霍梦瑶、孙一民担任讲解任务。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以趣味盎然的方式带领孩子们走进小满的世界。通过精美直观的 PPT 展示与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孩子们了解到小满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北方麦类作物籽粒渐满却未全熟,南方江河水量日增却未泛滥,既勾勒出自然物候的微妙变化,也蕴含着古人 “满而不溢”“谦冲自牧” 的人生智慧。志愿者们向孩子们展示艺术作品中描绘的小满丰收场景,引导大家观察麦子饱满的形态,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提问,传统文化的种子正以生动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悄悄萌芽。

到了手工实践阶段,孩子们化身“小小艺术家”。他们拿起彩笔,将 24 节气非遗文化中的小满故事娓娓道来。小艺术家们先是用画笔勾勒出金黄的麦浪,而后又用手指蘸取颜料点涂,让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跃然纸上,为画面增添灵动的色彩。志愿者们穿梭指导,鼓励孩子们将此前学习到的小满节气习俗融入创作。不一会儿,一幅幅充满童趣与创意的麦子成熟图便呈现在眼前。孩子们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画中的节气故事。这些作品不仅是孩子们对小满节气的理解与表达,更承载着他们对 24 节气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本次活动以小满节气为切入点,构建了农耕文化、非遗传承、自然教育与手工实践相融合的立体课堂。对于志愿者们而言,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使命的践行。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深耕节气文化脉络,以多元创变激活传统基因,让更多孩子在实践中成为非遗传承的参与者与传播者。
编辑:雷雨露
审编:马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