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推动研究生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艺术设计学院2023级研究生专业实践稳步进行中。
本期让我们跟随泗水等闲谷实习生们的脚步,看看他们在这段实习旅程中有什么样的收获吧。
初到泗水等闲谷时正逢初春时节。连绵的青山、古朴的石屋,与充满艺术气息的壁画相互映衬,瞬间就吸引了同学们。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这次实习是接触真实职场,探索文旅艺术领域的宝贵契机。这座由废弃粮库改造的文化综合体,用青砖灰瓦托起了一片艺术天空。
同学们穿行在木工坊、陶艺坊与砭石博物馆之间,听着田总讲述着“艺术为粮,情怀为仓”的创业初心。当看到“山东手造”集市上柘沟黑陶的冰裂纹与泉林砭石的叮咚声相遇,大家忽然懂得,乡村振兴的密码,就藏在绿水青山里。

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里,一些同学投身地方特产的海报制作与公众号内容拍摄等工作。这里浓厚的艺术气息,为同学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从构思海报构图,到精心打磨每一处细节,同学们凭借制作特产海报的机会,锻炼了专业技能。在此期间,同学们还参与了微信公众号的图片、视频拍摄。在与团队成员紧密协作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清晰沟通设计思路,深入理解各方需求,不断汲取实践经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一些同学积极参与了当地特色产品以及乡村研学项目的宣传和推广活动。从构思活动方案到制作各种宣传材料,同学们都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乡村研学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同学们承担了多个关键环节的工作。精心制作研学项目的PPT,以及积极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特色。通过这些努力,他们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兴趣,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习和体验,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此外,同学们还聆听了专业设计师的精彩讲座。这些讲座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乡村环境规划的理解,还让他们学习到了如何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巧妙地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及如何打造既美观又实用的乡村空间,从而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段实习经历可谓是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专业技能,拓宽了视野,还让大家对设计有了全新且深刻的理解——优秀的设计绝非局限于图纸之上,仅仅拥有美感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助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与团队成员的紧密协作,大家对于如何进行高效沟通、灵活快速地调整设计方案有了深入体会。艺术小镇浓郁独特的文化氛围,让大家愈发重视设计中的在地性表达。
从课堂理论学习到投身真实的商业项目使同学们对设计的价值有了更为明确的认知——用创意解决实际问题,借设计传递人文关怀。这段独特的旅程,让大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清晰的规划,也成为今后不断学习的强大动力。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将充分运用此次实习所学,向着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努力前行。
编辑:雷雨露
责编:贾芳芳
审编:马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