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焕非遗之彩” 美育基层社会实践记录】—— 非遗纸鸢:忙趁东风放纸鸢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4-14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要求,实现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大力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社区居民美育素养,艺术设计学院与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城建花园社区携手开展“多元融合,焕非遗之彩”美育基层社会实践活动。4月13日下午,“非遗纸鸢——忙趁东风放纸鸢”主题课程活动在城建花园社区内精彩上演,志愿者孙玉梅、张慧娟担任讲解任务。

活动开场,志愿者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启了纸鸢文化之旅。他们详细介绍了纸鸢的起源,追溯到春秋时期,那时的纸鸢被称为 “木鸢”,由鲁班发明,最初用于军事领域,比如传递情报、测量距离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纸鸢逐渐走入民间,成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在讲解过程中,志愿者们还提到了纸鸢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变化,像在唐代,纸鸢开始成为一种装饰品,人们在上面绘制精美的图案,还出现了专门制作纸鸢的艺人,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深厚内涵。

272DC

在创作环节,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材料,开启创意之旅。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心中对春天、对美好事物的憧憬都描绘在纸鸢上。有的孩子以春天的花园为主题,用童稚的笔触勾勒出五彩斑斓的花朵、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孩子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画出了可爱的卡通形象、炫酷的宇宙飞船。制作过程中,志愿者们耐心地为孩子们提供帮助,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应用装饰元素、如何裁剪纸鸢的形状以及如何配色,确保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作品。

1A7F4

经过一番精心绘制,一个个色彩斑斓、独具创意的纸鸢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些作品充满童趣又富有创意,每一幅都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对纸鸢文化的理解与创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次“非遗纸鸢——忙趁东风放纸鸢”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非遗纸鸢文化,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为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和城建花园社区将继续合作,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编辑:雷雨露

责编:贾芳芳

审编:马洁


上一篇:【“多元融合,焕非遗之彩” 美育基层社会实践记录】—— 岁时奇物志—24节气非遗创变营·谷雨
下一篇:聆听心韵,心海泛舟|艺术设计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